“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4-12-31 纠错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

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卿以为何如?浩对曰:顺智足周务,实如圣旨。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世祖乃止。初浩弟娶顺妹,又以弟子娶顺女,虽二门婚媾,而浩颇轻顺,顺又弗之伏也。由是潜相猜忌,故浩毁之。及克统万,世祖赐诸将珍宝杂物,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世祖善之。至京论功,以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奴婢十五户,帛千匹。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三秦平,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崔浩恶之。

顺凡使凉州十有二返,世祖称其能。而蒙逊数与顺游宴,颇有悖慢之言,恐顺东还泄之朝廷,寻以金宝纳顺怀中,故蒙逊罪衅得不闻彻。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太延三年,顺复使凉州,及还,世祖曰:昔与卿密图,期之无远。但以顷年东伐,末遑西顾,荏苒之间,遂及于此。今和龙既平,三方无事,比缮甲治兵,指营河右,扫荡万里,今其时也。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顺对曰:臣畴日所启,私谓如然。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愿待他年。世祖从之。五年,议征凉州,顺议以凉州乏水草,不宜远征。与崔浩庭诤。浩固执为宜征。世祖从浩议。及至姑臧,甚丰水草。世祖与恭宗书以言其事,颇衔顺。后谓浩曰:卿昔所言,今果验矣。浩曰:臣之所言,虚实皆如此类。初,蒙逊有西域沙门昙无谶,微有方术。世祖召顺令蒙逊送之京邑。顺受蒙逊金,听其杀之。世祖克凉州后,闻而嫌顺。凉土既平,诏顺差次群臣,赐以爵位。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徐桀发其事。浩又毁之,云:顺昔受牧犍父子重赂,每言凉州无水草,不可行师。及陛下至姑臧,水草丰足。其诈如此,几误国事。不忠若是,反言臣谗之于陛下。世祖大怒,真君三年遂刑顺于城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潜相猜忌 潜:私下

B.未遑西顾 遑:空闲

C.比缮甲治兵 缮:保养

D.颇衔顺 衔:怀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以弟子娶顺 ②顺议以凉州乏水草

B.①其诈如此 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顺又弗之伏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

D.①真君三年遂刑顺于城西 ②知名于世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顺得到世祖宠待的一组是

①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

②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

③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

④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

⑤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

⑥卿昔所言,今果验矣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顺喜欢读书,有才能与谋略,跟从世祖四处征战,多次得到封赏,十二次出使凉州,对凉州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然最终因贪贿枉法丧身。

B.世祖征讨赫连昌时,想让李顺总领前锋人马,因为崔浩的反对而作罢,从此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崔浩经常在世祖面前诋毁李顺。

C.世祖派尚书李顺出使凉州,经常向李顺了解凉州的情况,寻找时机要灭掉凉州。但李顺贪财,被凉州重金收买,他怕受贿之事暴露,以凉州乏水草为由,极力反对进攻凉州。

D.在是否征讨凉州的问题上,崔浩力主西征,世祖最终采纳崔浩的意见,亲自率兵攻打凉州,很快攻下了凉州的都城,他见凉州水草丰盛,方知李顺说的都是假话。

1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4分)

(2)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3分)

(3)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徐桀发其事。(3分)

参考答案

9、答案:选 C

10、答案:选 D A、①介词 让/②介词 因为 B、①代词,他/②副词,难道 C、①代词,代崔/②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D、①介词,在/②介词,在

11、答案:选 C ①是世祖对李顺才能的肯定,④是李顺对待世祖赏赐的表现,⑥是世祖对崔浩所说的话,只有②③ ⑤能表现李顺得到世祖的宠幸。

12、答案:选 B 从此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错,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 并非源于这件事,两人早就如此。

13、答案:

(1)但是我与他有姻亲关系,对他的品行有较深的了解,他性情果断(不慎)于进退,不能委以 特别的任务。 (得分点:翻译婚姻,有姻亲关系得 1 分;翻译果,果断得 1 分;翻译去 就,进退得 1 分;翻译不可专委大体意思正确,得 1 分。 )

(2)但百姓已经长期劳乏,未能得到安宁休息,不宜频繁地兴师动众,来增加百姓的劳累和负担。 (得分点:翻译劳,劳乏、劳累得 1 分;翻译宁息,安宁休息得 1 分;翻译以,来得 1 分。 )

(3)李顺因为接受了大量贿赂,品第等次的安排很不公平,凉洲人徐桀告发了这件事。 (得分点: 翻译纳,贿赂得 1 分;翻译品第,品第等次得 1 分;翻译发,告发得 1 分。 )

[参考译文]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李顺广泛地涉猎经史,颇有才能与谋略,知名于世。 始光初年,李顺跟从世祖征伐蠕蠕。以策划谋略之功,官拜后军将军。

世祖准备征讨赫连昌,对崔浩说,朕前次北征蠕蠕,李顺多次出谋献策,确实符合经略大谋, 现在朕想让他总领前锋人马,你以为如何?崔浩回答说: 李顺足智多谋,处事周密,实在像陛下 所说的那样。但臣与他有婚姻之亲,对他的行为有较深的了解,他性情果断不慎于进退,不能委以 特别的任务。世祖就没有这样做,当初崔浩的弟弟娶李顺之妹为妻,又让其弟的儿子娶了李顺之 女,虽然两人是亲家,但崔浩颇为轻视李顺,李顺又不服崔浩。从此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所以崔 浩在世祖面前诋毁他。及至攻克统万,世祖赐给诸将珍宝杂物,李顺坚辞不受,仅仅要了书籍数千 卷,世祖对他非常称赞。世祖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授任李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给奴婢十五户, 帛一千匹。李顺又随从皇帝到平凉攻击赫连定。三秦平定之后,李舜升任散骑常侍,进爵位为侯, 嘉授征虏将军,迁任四部尚书,受到更大的宠信。于是赐给李顺绢一千匹,厩马一匹,进封李顺为 安西将军。李顺受到的宠幸越发厚重,朝政的大小事情没有不参与的。崔浩对他深为憎恶。

李顺出示凉州共往返十二次,世祖非常称赞他的才干。但沮渠蒙逊屡次同李顺游宴,说了很 多悖理侮慢的话,他害怕李顺回朝以后向朝廷泄露,多次把金银珠宝塞在李顺怀中,所以沮渠蒙逊 的恶行劣迹朝廷并不知道。崔浩知道这事,秘密地告诉了世祖,世祖却不相信李顺会如此。太延三 年,李顺又一次出使凉州,等他回来以后,世祖对他说: 过去和你密谋征伐沮渠氏,预定的时间 不长。但由于近年征伐东部,没有功夫西顾,荏苒之间,拖到了现在。如今和龙已经平定,东北南 三方无事,秣马厉兵,进军出征黄河以西,扫荡万里之地,现在是时候了。你多年来往返于其间, 深刻了解沮渠氏的废兴之事,如果朕今年出兵,能不能取胜?李顺回答说: 臣往日向陛下所启 奏的,也是这个意思。但百姓已经长期劳乏,未能得到安宁休息,不宜频繁的兴师动众,以增加百 姓的劳累和负担,最好是等待来年。 世祖同意了他的意见。太延五年(439) ,朝廷计议征伐凉州, 李顺提出由于凉州一带缺乏水草,不适宜远征。李顺同崔浩就在殿前争辩起来。崔浩坚持认为现在 可以出兵征讨。世祖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及至大军到达姑臧,发现这一带水草甚为丰茂。世祖给龚宗写信告知这个情况,对于李顺颇感怨愤。后来世祖对崔浩说: 卿过去所说的情况,如今果然得 到验证。 崔浩说: 我所说过的话,是真是假都是这个样。 当初,沮渠蒙逊属下有一个西域的僧 人昙无谶,略有方术。世祖命李顺让沮渠蒙逊将此人送到京城,李顺由于接受了沮渠蒙逊的贿金, 听任他把昙无谶杀了。世祖攻克凉州之后,得知此事而越发对理顺不满。西凉之地已经平定,世祖 下令让李顺评定大臣功劳,赐给他们爵位。李顺因为接受了贿赂,评第等次的安排很不公平。凉州 人徐桀告发了这件事。崔浩又趁机诋毁李顺,说道: 李顺往日曾接受沮渠牧犍父子的重金贿赂, 总是说凉州没有水草, 不可以行军出征。 等陛下到了姑臧, 才知道水草非常丰足。 他如此欺骗朝廷, 几乎误了国家大事。李顺像这样不忠,反而说我在陛下面前说他的坏话。 世祖听了大怒,太平真 君三年就将李顺斩于京城之西。

点评内容

我要报错

点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