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4-12-02 纠错

郢人有遗①燕相国书②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 举烛。云而过③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①遗(wi):给,送。②书:信。③过:错误,过失。

1.结合链接材料,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中画线的句子。(2分)

【链接材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说的义项有: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劝说,说服。④通悦,喜欢,高兴。

【答案】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说一词多义的用法及文言文翻译。根据语境,判断说意思为高兴。

2.对郢人过书举烛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晚灯光昏暗B.一边说一边写C.曲解了原意D.有意讨好燕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文中郢人因对持烛者说举烛,在书写时不小心写了举烛二字。可判断为B。

3.今世学者多似此类中此类指代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今世学者持怎样的态度?

【答】此类指燕相曲解郢人信中举烛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穿凿附会学风的批判。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学生要学会由此及彼。难度适中。

附加注

⑴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⑵遗(wi):送给。

⑶相国: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楚国以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⑷书:信。

⑸夜书:晚上写信。

⑹火:烛光。

⑺举:举起。把烛火举高。

⑻云而过书举烛:意思是嘴里说着举烛就在信中错误地多写了举烛两个字。云:说。过:误。

⑼非书意也:不是原来信里要说的意思。

⑽受书:收到书信。

⑾说之:即解释它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说是通悦,意思是高兴,愉悦。说之是为此而感到高兴。这也是为什么郢书燕说有两种读法。

⑿尚明:崇尚光明。尚:重视、崇尚。

⒀举:推举。

⒁白:禀告,告诉。

⒂国以治:国家因此治理的很好。治:太平,指治理好。

⒃治则治矣:治理是治理好了。

⒄类:像。

参考译文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十分高兴,国家因此大治。

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寓意:燕国的宰相读信时望文生义,误解举烛之意却使燕国得到大治。作者讽刺当时学者托古改制,虽然提出了种种有道理的主张,但与历史本来事实大相径庭。

点评内容

我要报错

点赞推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