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之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4-09-06 纠错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杀其麇鹿者如杀人之罪如:如同、等于

B.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阱:陷阱,比喻诱人犯罪

C.雉兔者往焉焉:兼词,予彼

D.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禁:禁忌

2.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B.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是以后世无传焉

C.民犹以为大,何也/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D.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若是其大乎

3.本段的主旨是什么?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注释] ①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4.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在文献上有说文王有七十里的园林,百姓还觉得小了。

B.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这正体现了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内容。

C.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孟子指出齐宣王所占有园林是不能与民共用的,所以民认为太大了原因。

D.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形象的写出齐宣王所占的园林象陷阱一样百姓不敢靠近,暗示了齐宣王的治国策略是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5.本段孟子告诉的是什么道理?

答案:

1.D

2.B

3.主旨:与民同乐,即与老百姓利益一致,不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对百姓的侵害之上。论证方法:对比文王与齐王的不同做法,由此造成百姓的不同反应。

4.D

5.孟子告诉齐宣王要实行以民同乐的亲民政策,只有与民共同富有大自然,拉近百姓距离,才会得到百姓支持。

【译文】

齐宣王问道:文王的园林有七十里见方,有这事吗?孟子答道:在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竟有这么大吗?孟子说:百姓还觉得小了呢。宣王说:我的园林四十里见方,百姓还觉得大,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鸟猎兽的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也是很自然的吗?我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国重要的禁令,这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郊区之内有个园林四十里见方,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就像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

点评内容

我要报错

点赞推荐